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宮腹腔鏡及微創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衛生部婦科內鏡培訓基地、北京國際宮腔鏡培訓中心及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分會聯袂舉辦的——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宮腹腔鏡及微創手術研討會,于2011年5月19日~21日在北京科技會堂成功舉辦并圓滿結束。北京與本次大會同期的有5個婦科會議,我們的會議與會專家多達59位,注冊代表達到260余人,與去年持平,參會代表近400人。
本次會議邀請了美國AAGL(婦科腹腔鏡醫師協會)前主席CY liu教授;美國著名宮腔鏡專家Franklin Loffer教授;美國著名婦科泌尿專家Maurice K Chung教授;APAGE(亞太地區婦科內鏡學會)創始人、臺灣長庚醫學院附屬長庚紀念醫院李奇龍教授;英國著名生殖醫學專家、Sheffield大學Tin-Chiu Li教授;埃及開羅大學醫院、歐洲婦科手術雜志編委Osama Shawki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婦產科Felix Wong教授;國際著名宮腔鏡專家,日本川崎市川崎醫院婦產科林保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阮邦武教授。會議還邀請了我國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童曉文教授,以及國內多位著名婦產科專家教授講課,國內外共計59位專家。
AAGL執行主席Franklin Loffer教授代表婦科腹腔鏡醫師學會,亞太地區婦科內鏡學會創始人、APAGE榮譽主席李奇龍教授代表亞太地區婦科內鏡學會分別對復興醫院和夏恩蘭教授20年來堅持不懈辦會推廣,普及,提高婦科內鏡技術給與高度評價,并授予獎牌。本屆會議涉及面廣,有宮腔鏡(代表人物:Franklin Loffer,Yasuyoshi Hayashi,Osama Shawk,夏恩蘭等)、腹腔鏡(代表人物:CY Liu,梁志清,李光儀,劉彥,姚書忠等)、陰式手術(宋磊);婦科腫瘤學(變異型子宮平滑肌瘤與子宮肉瘤,潘凌亞)、生殖醫學(手術如何提高IVF的成功率,復發性流產診治進展,TC Li)、內分泌(如何解析性激素,鄧成艷);盆底及婦科泌尿學(Maurice K Chung)。有回顧(腹腔鏡手術的回顧與展望,Felix Wong),有創新(微創手術治療子宮畸形并子宮頸形成不良之新方式,李奇龍),有警告(女性盆底吊帶重建術的術中風險,童曉文)。
不僅關注婦科內鏡、陰式手術技術,還關注其他各方面的微創技術,如介入治療(虛擬三維重建術在婦產科的應用,劉萍)、電生理治療等。
不僅關注婦科進展,還關注產科-婦科相關內容(從產科角度談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憩室,楊慧霞)、引入相關學科,如放射、病理、解剖學的內容。
不僅關注醫學,也在探討微創甚至無創理念,減少破壞,器官及盆底保護的理念(腹腔鏡手術與盆底保護,李光儀)。
不僅從學術的角度看問題,還在醫生的成長、自我規劃(一個草根醫生成長的自我解剖,陳春林)、探討醫患關系等方面加入了人文理念,充滿了哲學思想(婦科醫師的人文修養與創新理念,凌斌)。開拓了我們的思路。
專家們齊聚一堂,恰似一場武林盛會,各個派系盡展招數。有名門之后,也有草根英雄;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巔峰對決,也有實用的雕蟲小技。英雄不問出處!臺上臺下討論、互動,好不熱鬧!
在會議中,每一位講者都無法抑制對夏老師的感激之情,在這個平臺上,有國際著名大師宣講學術前沿;有國內知名專家悉心傳授技術;有專家分享經驗。大師、專家、學者、學員,共同在這個平臺上討論甚至質疑、爭論。不容質疑的是,這是一個星系,每一顆行星,不論大小、不論是否足夠閃亮,都在圍繞一顆巨星運行,而這顆巨星就是夏老師,她在學術上的光芒、她對婦科內鏡的熱情、她給學生們的溫暖、以及她無窮無盡的能量惠及到每一個人。很多人在這個會議中成長、成名,夏老師毫無保留的傳授、盡力的推舉,擎起了一枚又一枚的新星。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與復興醫院院領導和各科室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會議準備和舉辦期間,院領導和院辦工作人員大力支持、協調工作。科研處承擔了繁重的會議組織工作,會前招商、匯編印制、會場布置,會議期間加班加點連續4天駐會接待,付出很大的努力。此外,研討會還得到了日本奧林巴斯光學株式會社等眾多公司的鼎力相助;得到了中國婦產科網的全程實況轉播及跟蹤報道,擴大了會議影響力。
通過本次會議,使我們對目前國際、國內婦科內鏡及微創技術水平有了新的了解,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拓展了思路、結識了朋友、鍛煉了隊伍。同時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差距,尋求到了努力方向。我們將繼續努力,為中國婦科內鏡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