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基層醫療信息,全在這里了!
基層醫療概況
醫療機構分類根據2015年5月份數據,如下圖:
目前,醫療機構分為三大類:醫院(2.6萬家)、基層醫療機構(92萬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4萬家)。
基層醫療機構主要分為四大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萬家)、鄉鎮衛生院(3.7萬家)、診所/醫務所(19萬家)、村衛生室(64.6萬家)。
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配置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基礎設備
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觀片燈、體重身高計、出診箱、治療推車、供氧設備、電動吸引器、簡易手術設備、可調式輸液椅、手推式搶救車及搶救設備、脈枕、針灸器具、火罐。
二、輔助檢查設備
心電圖機、B超、顯微鏡、離心機、血球計數儀、尿常規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糖儀、電冰箱、恒溫箱、藥品柜、中藥飲片調劑設備、高壓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滅菌設施。
三、預防保健設備
婦科檢查床、婦科常規檢查設備、身長(高)和體重測查設備、聽(視)力測查工具、電冰箱、疫苗標牌、紫外線燈、冷藏包、運動治療和功能測評類等基本康復訓練和理療設備。
四、健康教育及其他設備
健康教育影像設備、計算機及打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檔案、醫療保險信息管理與費用結算有關設備等。
設病床的,配備與之相應的病床單元設施。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
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心電圖機、觀片燈、體重身高計、血糖儀、出診箱、治療推車、急救箱、供氧設備、電冰箱、脈枕、針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滅菌設施、藥品柜、檔案柜、電腦及打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教育影像設備。
鄉鎮衛生院
三大常規(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X線拍片、B超、心電圖。
村衛生院
常規器材如體重儀、血壓儀等,快速檢驗儀器如生化儀、血凝儀、血細胞儀等
基層醫療機構的現存問題2009-2013年的門診量對比
如上圖表所示,雖然國內大型醫院的熱度很高,但是基層醫療機構的數量遠遠高于這些醫院,并且門診診次占60%以上, 是門診服務量的主體。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國基層醫療市場的業務規模還不足30%,遠小于三級和二級醫院。 基層醫療的現狀,也可以從整體基數占比最大的村衛生室來了解。目前來看,服務能力是最大瓶頸。
首先是硬件設施上的困境村衛生室的檢查器材嚴重不足,國家對村衛生室的建立只明確要求一些常規器材如體重儀、血壓儀等,而快速檢驗儀器如生化儀、血凝儀、血細胞儀等,村衛生室的配備還很差。一些國產品牌儀器和試紙在精確度上還跟不上,而村衛生室又沒有足夠的財務能力去采購進口產品,因此整體裝備很不成熟,一些病人不得不轉向縣級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治療。
其次是人才
村衛生室的人員中最大的一部分是鄉村醫生,占村衛生室人員的接近 69%,職業醫師(包括助理醫師)只占 20%。鄉村醫生長期以來的身份處于模糊狀態,迫切需要改革的是行醫資格認定以及養老福利。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鄉村醫生中 51.8%只有中專學歷,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只有4.7%。未來對村醫的培訓迫在眉睫,且這種培訓必須是長期的。
第三則是藥品的供給
國家對村衛生室的建立要求只明確要求80種藥品,少藥成為農村醫療服務的一大瓶頸。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鄉村分布比較分散,村衛生室顯得更加重要,對急診處理藥品、慢性病藥物和常規病治療藥物的需求很大。村衛生室在基藥的目錄齊全性上和城市仍然有差距。
知道了問題所在,那么到底我國基層醫療的出路在哪里?
國家近幾年也對基層醫療給予了相關政策,畢竟政策才是推動基礎醫療發展的根本條件。除了政策,還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藥品的零售端配送。基層市場比較分散,缺藥是基礎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能夠展開網上配藥,并通過第三方機構聯盟式采購,達到量的優勢,或許可以解決藥品的局限。
同時,與上級機構比如縣醫院結成衛星管理體系也可能會為基礎醫療市場增加活力。這種衛星體系并不意味著大醫院吃掉農村機構,而是通過再教育和培訓,幫助人員在服務能力上更加成熟,然后將小病留在農村解決而無需轉至縣級醫院。
對醫生的考評和薪酬標準將直接決定農村市場醫生的動力,如果能夠將長期留住病人有關的指標,比如留存率、回頭率和客戶滿意度作為指標,將給醫生動力去建立熟人醫療關系,長期留住農村病人,這樣對醫生自身能力提高、口碑建立也是非常有利的。
基層醫療的商機在我國,由于政策原因,對基層醫療實行收支兩條線,醫生勞動和收入不掛鉤,導致基層醫生積極性不高,同時醫療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造成了病人不愿意去,基層醫療門庭冷落的景象。再加上收費低,基層社區醫療基本無利可圖甚至虧損。
不過目前國家鼓勵基層醫療的發展,出臺分級診療機制,完善基礎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意基層醫療的診療條件和效率,也為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有專家指出:這一兩年對醫療健康投資很熱,但是集中在高端醫療領域,其實從國外比較來看,中國的社區醫療非常落后,但是也意味著存在巨大的潛力和商機。
對于基礎醫療的投資機會,從投資機構角度,其實醫療產業發展趨勢是不容置疑,而從投資回報的角度,則一定要看時機點是否已到。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相關閱讀
- 縣級醫院將迎來7大改變!2018-04-10
- 青海“十三五”醫改:將在5項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2017-08-18
- 各地推進分級診療有何良策?多方探路確保分級診療順利落地2016-09-30
- 北京847個醫療機構空白村建設 明年建成分級診療2016-08-17
- 國家衛計委官員:建成分級診療框架至少需十年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