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man 雙頻射頻機
射頻刀對切割側面的損傷非常小,僅15微米,而普通電刀或激光刀一般在500至650微米,是射頻刀的30~40倍。射頻切割是目前所知的外科最微小的切割方式。
1.Ellman 雙頻射頻機組成
Ellman雙頻射頻機包括主機、刀頭和刀柄(發射極)、接受極板、腳控開關。主機控制面板上有各種控制選擇開關。根據手術步驟的要求和被切割止血組織的結構選擇單純切開,混合切開凝止血,凝止血等方式。強度(或功率)旋鈕通過控制發射極的發射功率來改變其作用的強弱。刀柄及刀頭可以耐受數次有限高溫高壓消毒;刀頭有各種形狀、粗細和弧度,供臨床選擇。多樣化的刀頭(發射極)為不同臨床需要提供了較大空間。接受極板最好放置在發射極的對側,不需要與皮膚直接接觸。未放置接受極板時,也可以產生切凝效應,但需增大發射功率,因而降低了切凝效應,同時增加了副損傷的可能。
2.Ellman 雙頻射頻機組成工作原理
Ellman雙頻射頻機切割原理是發射極向被切割組織發射特定波形的無線電波,即射頻無線電波,通過特定形狀的發射極作用于被切割組織,被切割組織細胞內的水分子在射頻無線電波的作用下快速振蕩,從細胞內部迅速氣化,產生切割作用。因此,射頻切割實際上是在分子的水平切開組織,是名符其實的“分子刀”。
切割引起副損傷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切割口倆側的側面組織損傷。低能量的射頻產生脫水和凝止血作用。發射極向作用組織發射特定的無線電波,被作用組織細胞內的水分子相互振蕩摩擦產生內部熱,引起組織細胞內脫水,組織收縮而達到凝止血作用。與由外向內通過熱傳導的電刀凝止血原理相反,射頻凝止血產生的熱是由內向外傳導。在有效凝止血條件下,射頻凝止血所需的能量小,被作用的組織無或很輕微的碳化作用,且與電極無粘附現象。
適合的凝止血是指血管達到有效的閉塞而周圍組織無過度的破壞,臨床上表現為出血停止,被作用組織發白或淡黃。多次、短時發射射頻電波對表面小血管的凝止血效果較好,大的較深的血管需較長時間。過強或過長時間的凝止血可以引起被凝止血組織過度收縮、表面結痂樣改變,發射極有結痂組織粘著。被凝止血組織表面有血液或其它液體時,射頻刀也可以達到有效的凝止血作用。此時,凝止血刀頭需緊密接觸被凝止血組織,凝止血所需時間稍長。增加凝止血功率可以抵消因被凝止血組織表面血液或其它液體作用帶來的影響。凝止血過程中,刀頭表面的血液會產生巧克力樣的血痂,用機械的辦法很容易清除。
Ellman 雙頻射頻機與電刀激光刀工作原理的對比:
電刀是正負電極對作用組織外部產生的熱效應而發生切凝作用。激光刀是由高能量的光子作用于被切割組織,被切割組織在高聚焦光作用下短時間內氣化。電刀和激光刀通過外部產生的熱效用破壞組織,因而對切割側面組織的損傷較大。
3.Ellman 雙頻射頻機組成主要特點
發射極不發熱,中級板不直接接觸皮膚,無電流通過人體,安全性高;切口精細,熱損傷小,適于微創手術,手術創面無碳化,無煙霧,不粘連,出血少,刀頭溫度可調,手術創面清晰;無壓力切割,術中疼痛輕,術后愈合快,瘢痕小,色素沉著少等特點。
所有手術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手術切口精細,可按術者意愿行各種形狀的切口。切口的深度通過調整射頻發出的強度獲得有效控制。眼瞼組織內的各種口徑血管均可以良好地凝止血,不需額外縫合止血。術后未見再出血的病例。與普通手術刀或電刀的切口、止血比較,應用射頻技術獲得的手術切口和凝止血,術后疼痛腫脹輕微,且疤痕小,無色素沉著。
射頻切割時被切割的組織內部產生相對低的溫度,對周圍組織的熱損傷非常有限。電刀是正負電極對作用組織外部產生的熱效應而發生切凝作用。激光刀是由高能量的光子作用于被切割組織,被切割組織在高聚焦光作用下短時間內氣化。電刀和激光刀通過外部產生的熱效用破壞組織,因而對切割側面組織的損傷較大。
美國ellman公司全新設計的產品SURGITRON DUAL RF 120IEC機型,提供了最新的射頻止血功能,而且是目前全球擁有4.0Mhz和 1.7Mhz的雙射頻產品!目前,產品現正在火熱招商中,如果您有意向,可直接點擊在線申請!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