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LC:大規模基因測序對肺癌治療策略影響重大
發布時間:2012/11/27 16:56:52
靶向癌癥治療的研究正在轉變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現在對于NSCLC患者中腫瘤樣本的常規做法是進行EGFR突變及ALK重排檢查,以確定分別用EGFR和ALK抑制劑進行治療。目前,研究人員稱大規模的基因測序在臨床操作上是可行的,并對于治療決策有重大影響。該研究發表在國際肺癌研究組織(IASLC)主辦期刊《胸廓腫瘤學》的2012年12月的這一期上。
來自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胸廓腫瘤學Lowe中心的研究人員,與布里格姆女子醫院病理科高級分子診斷中心及致力于個性化基因藥物的合伙醫療中心分子藥學實驗室的人員一起,于2009年7月介紹了晚期NSCLC在BRAF, HER2, PIK3CA和ALK上的體細胞性改變的預期基因分型,還包括在2004年以來對EGFR和KRAS的常規突變分析。在中位數為31天的周轉時間內,他們成功地對419名患者中的344例樣本進行了基因分型。
文章作者還提到,對NSCLC患者的基因鑒定是為了幫助指導治療,最終能夠改進對這些具有特定基因改變的患者治療效果。由于靶向治療中的突變會導致肺癌及其他實體惡性腫瘤擴散,所以快速、準確而廣泛臨床基因分型對于成功地整合腫瘤分析與快速的臨床決定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會對患者管理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閱讀
- 國產二代基因測序儀面世 填補了產業鏈上游設備空白2015-08-14
- 衛計委:公立醫院改革將如何影響醫療器械產業?2015-08-07
- 十三五擬推重大工程創新計劃,生物工程等或入圍2015-06-23
- 美媒盤點2014年八大創新 基因測序居首位2014-12-24
- 影響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因素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