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在子宮內膜癌中的作用
遠在1907年David報道過用接觸型宮腔鏡觀察子宮內膜癌,1928年Gauss詳細描述了用液體膨宮全景式宮腔鏡檢查的新生物所見,并繪制了許多圖片,但HSG和分段D&C仍然是診斷子宮內膜癌和確定其侵犯范圍的方法。1971年瑞典Joelesson建議將宮腔鏡檢查作為常規方法評估子宮內膜癌。
AUB是80%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因此該疾患多見于因AUB而行宮腔鏡檢查的絕經前和絕經后婦女,其發現隨年齡增加而升高。Sugimoto報道1824例因AUB行宮腔鏡檢查中有53例內膜癌,Barbot報道1400例子宮出血中,宮腔鏡檢查發現內膜癌56例。
當前宮腔鏡可提供子宮內膜癌診斷和宮內侵犯范圍的最可靠信息,子宮內膜的細胞學涂片有可能提供假陰性結果,尤其是高分化或小的腫瘤;HSG可提示子宮內膜癌,但常誤導,盲目D&C常不準確,刮宮時可能遺漏位于宮角深部或粘膜下肌瘤后方的小癌灶。多數病例宮腔鏡可清晰地觀察到腫瘤并預測預后。宮腔鏡檢查所見腫瘤向外擴展的范圍較HSG明顯,而肌層浸潤深度則不能測知,肉眼檢查不能代替病例診斷,所以必須取樣送病理檢查
宮腔鏡檢查還可為腫瘤分期,腫瘤擴散到宮體(1型)或侵犯宮頸(2期),其治療和預后完全不同。Liukko等檢查術前曾分段刮宮診斷為1期子宮內膜癌的 子宮切除標本,術后發現16%侵及宮頸。Stelmachow報道通過宮腔鏡檢查,發現HSG和D&C診斷的22例1期子宮內膜癌中9例實際是2期,而9例診斷為2期子宮內膜癌中2例實際是1期。這些資料什么宮腔鏡在確定是否侵犯宮頸的優勢,宮腔鏡檢查時再擴張宮頸前后先查宮頸管,刮取組織,避免了錯誤診斷。
婦科醫師們關注宮腔鏡檢查能否引起腫瘤的局部擴散或轉移,對HSG和D&C也有同樣問題。試驗研究證明,HSG注入宮腔的膨宮介質能進入腹腔和血管,引起癌灶擴散,刮宮也存在同樣的危險,腹腔鏡可以看到全景式宮腔鏡檢查的膨宮溢入腹腔,氣體膨宮壓力過高時,動脈二氧化碳分壓證明二氧化碳進入血管,接觸宮腔鏡使細胞擴散的危險極小。實質的問題是癌細胞擴散是否會導致癌細胞種植和轉移。Johnson比較了因子宮內膜癌行刮宮和HSG與單純刮宮,兩組的轉移率無明顯差別,總之,不論何法診斷,都存在轉移的可能性,但不一定出血。

相關閱讀
- 2017 NCCN 子宮內膜癌指南解讀PART12016-12-15
- 宮腹腔鏡的優勢和原理2015-06-11
- 關于腹腔鏡手術用內窺鏡自動調控定位裝置等61個產品分類界定通知2014-12-02
- 子宮內膜癌及宮頸疾病新進展學習班2014-07-04
- 宮腔鏡電切治療子宮縱隔的臨床護理與心理干預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