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手術后出血的治療及遠期出血
發布時間:2013/5/17 17:05:13
宮腔鏡手術后出血的治療
宮腔鏡手術后各種止血方法無效,可行急診子宮血管阻斷及子宮切除。子宮血管阻斷主要有子宮動脈阻塞,經陰道或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等方法。子宮動脈栓塞是用不同的物質選擇性地阻塞動脈血管以阻塞子宮血流,達到止血的目的。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這一技術主要用于急性子宮出血,1995年開始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1999年開始嘗試與治療有癥狀的子宮腺肌病,經陰道子宮血管阻斷是經陰道結扎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從而使子宮血流 減少,到達止血,肌瘤縮小的目的。近兩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在子宮動脈栓塞技術基礎上發展了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法,即在腹腔鏡下雙極電凝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月經血量,減少肌瘤體積,也可試用與宮腔鏡術后止血,在各種止血方法皆無效時,可行開腹或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保守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子宮出血,減少了創傷性操作的施行。
宮腔鏡手術后遠期出血
有病人與宮腔鏡手術后一周發生大量出血,再度來院。除了需要插球囊導尿管外,還需要縫合宮頸外口才能止血,同時給予雄激素及抗生素,以促進子宮內膜的修復,預防感染。上述情況臨床比較少見,有的病人術后初次月經來潮出血量很多,以紗布壓迫就可止血,這類情況較多見。

上一篇:宮腔鏡手術術后出血之藥物止血
下一篇:宮腔鏡檢查或手術與感染
相關閱讀
- 宮腔鏡手術術后出血之機械性止血2013-05-15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宮腔鏡手術中的應用20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