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市值“神壇”跌落!華大基因上市一年股價跌八成
去年7月,華大基因正式登陸A股,市值曾突破千億,股價僅次于茅臺,可謂風光無限;然而,上市一年后,其股價一度跌破50元,市值暴跌800億元,近期,公司被質疑非法行醫、董事辭任、股東減持等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千億市值“神壇”跌落
華大基因業績一覽(單位:億元)
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正式上市,連續一字板數量多達18個,11月14日,盤中市值突破千億,其股價一度攀上260元的高位,僅次于茅臺;2018年7月16日,2.06億的限售股解禁,當天開盤跌停,10月23日收盤,股價49.96元,截至10月25日收盤,市值209億元。上市一年多,華大基因的股價“打折”,市值蒸發800億元。
華大基因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復雜疾病、基礎科研和藥物研發四大板塊,其中前三大板塊占總營業收入比例高達95%。據華大基因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凈利潤3.15億-3.30億元,同比增長0.82%-5.63%,業績增長主要是公司各項業務總體延續上半年的增長態勢,生育健康、基礎科研、復雜疾病與藥物研發等業務較上年同期繼續增長。
然而,華大基因的業績增長似乎未能扭轉股價下滑的頹勢。近期,公司被質疑非法行醫、董事辭任、股東減持等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被質疑非法行醫
近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注意到新浪微博某個人用戶再次發布的相關信息,涉及惡劣傳播上市公司的不實信息,而傳聞主要質疑上市公司存在非法行醫的問題。
對此,華大基因回應稱,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機構均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取得了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驗收合格證書,檢測所用設備、試劑和數據分析軟件均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注冊,從事檢測的實驗室人員均獲得臨床基因擴增檢驗技術培訓合格證書。華大基因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不存在非法行醫行為。
“減持+離職”股價跌停
10月15日晚,華大基因的股東深圳前海華大基因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華大投資)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200.3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公司現任董事王俊、尹燁、孫英俊,現任監事李松崗、現任高管杜玉濤,離任董事李英睿、離任高管王威通過華大投資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據資料顯示,華大投資持有華大基因6691.52萬股,持股比例達16.72%,是第二大股東。
10月16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原定任期至第二屆董事會屆滿即2021年6月18日止的王俊,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一職,辭職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王俊持有華大投資53.79%的合伙份額,出資額2685.60萬元。
然而,“減持+離職”的消息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華大基因股價跌停。10月17日,華大基因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稱,華大投資不屬于公司的控股股東,本次減持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此次擬減持股份主要來自于王俊,王俊通過華大投資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此次行動并非公司現高管的減持,早前公告的1.9億增持計劃仍在履行之中,公司會盡快發布增持進展公告。王俊本次減持計劃以及辭去董事是出于其自身資金統籌安排的需要,以及專心發展自身創業公司有關。
董監高增持近2億欲扭轉頹勢
增持實施情況
7月17日-23日,華大基因連發三次增持公告,增持金額合計1.9億元,增持主體包括了公司董事長、董事、高管等。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汪建、公司董事孫英俊及控股股東華大控股核心管理團隊增持金額最多,累計不低于1.5億元。
據華大基因最新公告顯示,截至10月16日,合計增持股份10.76萬股,占總股本0.0269%,增持金額累計794.17萬元。如按增持計劃,最晚于2019年1月23日結束,這意味著在未來三個月內將完成余下超過1.8億元的增持。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目前A股普遍大跌的情況下,市場情緒比較低迷,董監高增持進度緩慢,或許是其股價還有調整的空間。
作為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自上市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即使面對眾多的質疑,也堅持其發展目標。日前,華大基因表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的腫瘤早篩項目已完成前期技術開發,產品開發繼續順利推進中。而未來的目標是開發國際領先的腫瘤早期篩查產品,為腫瘤早篩早診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相關閱讀
- 創業板指頑強翻紅 醫藥板塊表現不俗2018-12-07
- 醫藥生物逆市上漲 后市精選景氣個股2018-12-07
- 機構調研三季報績優股 醫藥板塊關注度提升2018-10-30
- 醫藥股底部初升 再布局窗口來臨2018-10-24
- 醫藥股金融股再受捧 主題基金回暖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