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醫械創新的啟示
以色列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而著稱,其中包括其國際領先的醫療器械技術。它在醫療器械的發展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并以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快速升級保持著獨特的優勢。
以色列也是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供應國。據統計:以色列有生命科學產業公司近1000家,其中就有約60%從事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產品大多為出口,北美市場占68%,歐洲市場占25%,亞洲市場占5%。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主要醫療器械生產商包括GE、菲利浦、西門子、強生等均在以色列設立了研發中心。
作為彈丸之地,建國不足70年的以色列竟快速崛起!以色列的創業為何總離不開生命科學?以色列創業政策和中國有何不同?
在生物科學創業中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孰輕孰重?
說起“創業國度”自然也離不開生命科學,在以色列生命科學行業醫療器械公司占整個行業公司數量的53%,有725家。根據以色列出口和國際合作協會(IEICI)的統計數據,2014年以色列生命科學產業共出口產品85億美元,同比增長4%,占以色列全部對外出口(不含鉆石)的17.5%。
當然,包括在內的生物制藥、醫療信息化(Healthcare IT)和數字健康(Digital Health)這幾個領域也不容小視。
“創業國度”政府政策
以色列政府政策上的巨大扶持和幫助對醫療器械技術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干預政策、政府資助、貸款及擔保項目到稅收優惠等。以色列于2011年頒布了“天使法”(angel law),鼓勵早期的投資行為。符合資格的投資者,如果投資于本土的高科技企業,就能減免相應額度的稅款。同時針對符合相應要求的高科技公司,政府將資助1/2的研發經費,而針對創業公司,政府將資助2/3的經費。此外,以色列政府成立了數十家孵化器,對創業公司可提供85%的研發費用。孵化器每年新增70~80個創業公司,過去十年(2005~2014),有696家公司進入了孵化器項目,其中有231家(33.2%)是醫療器械公司,97家(14%)是生物/制藥公司。通過下圖我們看到,2015年,孵化期內35%的創業公司都是醫療器械相關。
由此可見,以色列的這些政策彼此聯系,從而構成了一整套的政府創業扶持系統,有效完善了“創業國度”的創業生態系統,并且在世界各個國家都能夠看到以色列高科技創業公司活躍的蹤影。
國內政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談到政府政策,我國去年九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概念,一年來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精神,融入到每個百姓的生活工作當中。政府此舉意在鼓勵大眾自主創業,打破就業難的局面,讓自主發展精神蔚然成風。
為此,全國各地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也先后出臺相關文件,強化政策扶持,加快平臺建設,拓寬融資渠道,營造眾創氛圍,為雙創提供大力支持。

相關閱讀
- 國家開會,大力支持醫療器械創新2024-12-09
- 多地密集推進,醫療器械創新支持政策迎爆發期2024-11-20
- 醫療器械審批改革深化 專家預測行業龍頭將出現在這些區域2018-07-05
- 國家明確:5大類26小類醫療器械重點發展2016-07-27
- 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的難度在哪里?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