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53例
【摘要】目的:探討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的療效。方法:對53例腺樣體肥大者采用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結果:53例手術均順利,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治愈46例(86.8%),顯效7例(13.2%),無無效病例。結論: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準確、徹底、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關鍵詞】鼻內鏡 腺樣體 外科手術
1、資料與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12月開展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1]53例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齡4~14歲,平均8.7歲;夜眠打鼾32例,有耳痛耳悶聽力下降等耳部癥狀27例,鼻塞22例;14例合并有扁桃體肥大或慢性扁桃炎,8例伴鼻竇炎(經CT檢查證實),6例有分泌性中耳炎。所有病例術前做鼻內鏡檢查,確診腺樣體均為Ⅲ度肥大。
治療方法:患者術前均行常規全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局麻10例,氣管內插管全麻43例。用1%地卡因和0.1%腎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5ml和0.1%腎上腺素5滴行腺樣體基底部浸潤麻醉。全麻者只用腎上腺素收縮鼻腔黏膜?;純喝⊙雠P位,術者左手持鼻內鏡,自一側鼻腔導入,在鼻內鏡經鼻直視下窺清腺樣體的形態、大小和雙側咽鼓管開口及周圍組織的關系。在開口器下先行雙側扁桃體剝離術或擠切術,充分止血后,術者左手持鼻內鏡(0°、30°鏡)經雙側鼻腔直視腺樣體,右手握住腺樣體刮匙,經腭垂旁向上探入,將腺樣體置于刮匙內。隨后手握住刮匙并適當加壓,順勢將腺樣體經咽部拖刮切除,用止血紗球或腎上腺素棉片止血。數分鐘后檢查有無腺體組織殘留,如有小破碎腺體殘留,可用鼻內鏡黏膜直鉗或45°、90°鉗切除殘留淋巴組織,直到清除干凈為止。
療效判定標準:術后隨訪半年以上,根據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茩z查結果。①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茩z查基本正常;②好轉:臨床癥狀減輕或部分癥狀消失,??茩z查基本正常;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其他體征基本同術前。
2、結果
53例手術經過均順利,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治愈46例(86.8%),顯效7例(13.2%),無無效病例。
3、討論
腺樣體肥大以兒童多見,至青春期后漸萎縮,成人則基本消失。但兒童時期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致上呼吸道感染,從而引起腺樣體進一步增大,常造成患兒慢性、長期的鼻腔阻塞,不同程度影響鼻腔、口腔甚至胸腔和小兒整個身體的發育。長期的張口呼吸將致口腔、鼻腔和胸部變形,部分患兒出現典型的“腺樣體面容”,對患兒成年后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因此一經確診,應盡早施行腺樣體切除術。腺樣體傳統手術是用腺樣體切除器或腺樣體刮匙切除腺樣體,是在盲視或手感下進行手術,經常導致或多或少的殘留,且易損傷咽鼓管圓枕及咽口。研究發現,傳統術式后殘留的腺樣體主要位于鼻咽上、前部[2],因為這些部位刮匙難于達到。經鼻內鏡術切除術由于有了鼻內鏡顯示系統,術者可通過內鏡由鼻腔插入到鼻咽部,對整個鼻咽腔觀察得很清晰,使整個手術在眀視下操作進行,運用不同角度的切割吸引器吸切頭可徹底將腺樣體切除,不會導致殘留,不會損傷正常的咽鼓管咽口及鼻咽腔正常結構,更不會損傷口咽后壁黏膜。觀察53例,治愈46例,顯效7例,無無效病例。體會到該手術在直視下進行,準確、徹底、安全可靠,較傳統術式有術中、術后出血少,易止血,術野清晰,直視性強,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較快等優點。術后換藥復查也方便、快捷、準確。
【參考文獻】
[1]黃郁林,謝民強,許庚.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2:567-568.
[2]錢國紅,陳英武,何云生,等.經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與傳統術式的比較.江西醫藥,2006,41(10):782-783.

相關閱讀
- 鼻咽纖維血管瘤的外科治療2011-11-10
- 鼻內鏡手術患者154例的護理2011-11-08
- 鼻內鏡下對難治性鼻出血的處理2011-11-08
- 經上頜竇前壁鉆孔行鼻竇內鏡術50例臨床分析2011-11-08
- 鼻內鏡配合微波燒灼治療鼻腔隱蔽部位出血42例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