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聯動,耗材集采強監管
作為耗材市場的砍價神器,帶量采購持續生效。而在集采落地過程中,部分問題也逐漸浮現,強化監管成為重要趨勢。
01
集采預警系統試點將建立
11月13日,江西省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監管的通知》政策解讀。
其中指出,隨著參加的集采批次越來越多,集采覆蓋面越來越廣,集采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醫療機構報量不準確、中選產品優先使用不夠、中選產品供應配送保障不及時、監管考核不到位等問題也逐漸顯現。
江西省醫保局聯合省財政廳、省衛健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監管的通知》(贛醫保字〔2023〕28號),提出規范報量工作,提高報量準確性;確保中選產品入院,落實優先使用;定期監測通報,開展專項督導;規范平臺采購,提高網采率;壓實中選企業責任,保障產品質量;壓實配送企業責任,保障產品配送;創新集采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能力;完善激勵懲處機制,強化考核約束等八條措施。
其中提出,探索開展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建設院內集采預警系統試點,通過整合醫院庫房管理系統、醫療HIS系統、處方系統等多個系統的數據和功能,將所有集采藥品醫用耗材納入一個預警模塊進行統一管理,增加集采產品使用情況報警提示功能,加強集采產品使用監管。
各設區市醫保局應結合實際在本轄區內選擇至少1家體量較大的公立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探索開展院內集采預警系統建設,并加強指導、加以推廣。
02
多部門聯動,加強集采全流程監管
帶量采購對于耗材市場的影響力驚人,在集采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其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大,從臨床用量大的高值耗材大品種,到較為便宜的低值耗材,以及市場競爭尚不充分的高端產品,都被納入了降價的序列中。
與此同時,集采機制也在不斷完善。一方面是集采規則的科學化和精細化,另一方面是對于集采全鏈條的密切監管。
當前,多部門聯動加強集采全流程管理成為一種趨勢。
今年3月,山東省醫保局、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衛健委、山東省藥監局、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全流程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聚焦強化報量數據審核、及時簽訂購銷協議、促進產品精準供應、暢通問題反饋渠道、實施分級聯動處置、加強醫療機構考核、完善懲處約束機制七大方面。
醫療器械營銷專家王強關注到,個別大三甲在集采參與度上不是特別踴躍。“在報量環節,一些品類的集采中出現過用量很大的頭部三甲醫院,報的量沒有其他醫院多的情況。由于涉及到的自費項目較多,對于醫保的依賴度也相對沒有那么高,在執行環節,使用中選產品不夠積極。”
有關部門也監測到了集采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層面,今年3月發布的《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報量、中選產品使用、保障供應等方面提出多種監管和促進措施。
近期舉辦的第四批國采二號公告解讀培訓會上談到,“今年對幾個大型省份進行了抽查,發現有部分醫療機構大量使用高價的非中選產品”。
據了解,在耗材國采的執行環節,需要由聯盟各地區制定確保中選產品質量、供應、采購、使用以及醫療機構及時回款的配套措施。在第四批耗材國采的正式文件中也規定,聯盟各地區應加強中選企業以高價提供非中選產品使用情況的監測。
地方層面,一些地區會將集采執行進度公示出來,對于集采執行慢的醫療機構予以督促,也有很多地方出臺監管文件,明確監管細則。
王強認為,強化監管有助于解決集采中存在的問題。在報量方面,目前數據尚未完全打通,醫院的數據還是在醫院內部,醫保部門也在推進數據的貫通。
整體來看,帶量采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集采常態化的同時,對于各類不規范行為的監管警戒線已經拉了起來。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醫保局通知:3種耗材集采啟動2023-09-27
- 31省耗材帶量采購,來了!2023-05-24
- 4月1日起,骨科耗材集采執行有變!2023-03-27
- 再降!低值耗材最新談判結果公布(附名單)2023-03-14
- 剛剛!國家醫保局公布,2023耗材集采計劃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