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國際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世界各國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醫療器械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能夠起到這種重要作用的支撐點是國內醫療器械產值(以不變價計算)年均增長速度15%以上。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2006年國內醫療器械產值已達到560余億元。按照醫療器械行業“十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我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2006年進出口值達到500億元以上,并將在3~6年內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可以預見,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需求將持續增長,更多“中國制造”的醫療器械產品將走向國際市場。
在產品布局上,我國病人監護系列產品市場需求量大、機電一體化技術復雜性和加工難度相對而言不大、生產廠家較多。中檔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已創建較好聲譽,2006年出口數量超過5萬臺。醫學影像設備品種多,生產隊伍也大。五大醫學影像設備品種中除核醫學成像設備PET、SPECT外,都有境內產品上市,多限于中檔產品,其中B型超聲成像儀器和X射線診斷系統的出口數量接近2.5萬臺,但B型超聲成像儀絕大部分是C、D檔次的。臨床實驗室設備不斷出現新產品,有兩分類和三分類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分析儀,酶免疫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等。
從出口企業性質構成上分析,外資和合資企業是國內醫療器械及設備出口的主力軍。在2006年出口額排名前20位的企業中,外資和合資企業就有15家。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常規設備、手術器械、按摩器具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中小型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其功能和可靠性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所以我國中小型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競爭能力。
從國家公布的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分析,醫療器械類品種占高科技產品目錄的8.3%,所占比重較大。醫療器械高科技產品出口額穩步增長,占醫療器械總出口額的33.9%。
我國加入WTO后,遵守世貿組織原則和承諾,醫療器械平均關稅大幅度下降,放開了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而我國出口的產品主要為中、小型器械和耗材類產品,如手術巾、按摩器具、針線導管類產品?,F階段,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產品向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出口為重點,逐漸覆蓋具有一定潛力的市場,使其認可我國的產品;而對歐美發達國家以有影響力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進行市場份額的鞏固,以形成一定的市場依賴度。
同時,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內部結構,提高企業素質。重視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其素質提高和規模擴大,特別是在提高其適應國際經營的管理水平、提高創新能力、擴大產品銷售范圍等方面下工夫。堅持仿創結合的原則,高起點引進國外技術,在促進醫療器械企業走出去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更要推動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據有利空間,做大做強。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