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投資醫療器械熱情不減 并購為主要退出通道
PE對醫療器械公司的投資熱情升溫。黑石最近以1億美元投資骨科內植耗材提供商蘇州欣榮,成為有話語權的戰略股東,未來蘇州欣榮考慮赴香港上市。
相比投資醫療服務板塊PE觀望多而操作少,PE對醫療器械持續看好,可謂大刀闊斧。這主要是因為服務板塊受到政策影響大,且公立體系很多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醫療支付也是一個大問題。相比之下醫療器械屬于硬需求,老齡化和慢病高發增加醫療器械需求的趨勢是肯定的,符合PE快速做大規模的定位,且投資回報期比醫療服務板塊短,退出通道成熟,赴海外上市和被收購是主要途徑。
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主要是中低端。高端市場基本是外資壟斷,中端市場外資和中資都有,低端基本都是本土公司,通過價格優勢走量。在外資方面也有趨勢收購本土項目,一方面出于創新能力考慮需要研發能力和產品的輸入,一方面結合中低端跑量的優勢有多層品牌運營的考慮。具體來說投資核心的兩個考慮因素是支付能力以及創新產品。
跨國醫療巨頭的收購需求刺激PE投資本土醫療器械公司,看好中低端市場。因為老齡化浪潮到來,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增長是肯定的。但中國醫保在進口產品上的保障不足,很多產品比如植入性器械,進口儀器等要自費,中低端產品有一定的機會。加上中國政府對基層醫療設施的支持,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公司開始看好為基層服務提供低端醫療器械的機會。
外資過去一直忽視這塊市場,但現在也開始逐漸改觀,看好這塊大蛋糕。比如這幾年最有名的收購案例美敦力以大約8.16億美元的現金收購康輝控股,以及買入先健科技19%的股權,借以快速布局中國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未來這種趨勢還會持續。
這塊蛋糕除了中國市場,外資還有布局海外中低端市場的考慮。比如,美國的醫療成本逐年走高,出于控制成本的考慮,中低端價位的產品有一定市場。而中國本土品牌沒有海外拓展的能力,也缺乏品牌影響力。外資將其收入囊中后加以包裝和營銷,有助于其在海外中低端市場上打開局面。這也是PE投資布局的一個考慮,即所收購的產品在海外有需求。
另外一個因素則是創新產品。老齡化帶來對微創以及人造醫療器械產品需求增加,這可能成為未來兩大投資熱點。醫保資金池緊張,國家對醫藥分開的政策加快,這些都給醫院生存帶來壓力。未來醫院需要通過成本控制來保證資金合理運用,病床周轉率會是其中重要指標。而要控制成本,微創手術會越來越普及,推動技術發展的需求很大,會成為未來投資的熱門領域。同時,老齡化必然帶來人造器械尤其是植入式設備的需求增加,尤其在骨科、心血管方面需求旺盛。這會成為PE追逐的方向。

相關閱讀
- 大批耗材最低價公布,雅培、樂普、微創...2021-01-15
- 21省耗材帶量采購:美敦力、雅培、微創、樂普…2021-01-14
- 超150家械企 耗材殺價開始:強生、微創、威高…2020-11-06
- 最高降價86.4%:涉強生、施樂輝、微創…2020-08-14
- 醫保局:這10種醫用耗材 全省采購最多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