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發展新趨勢:低碳醫療
一、醫院的低碳建設
1、大醫院實施低碳的阻礙因素
醫療是人類活動永恒的主題。隨著人們對生命質量要求的提高,醫療的碳消耗量在近年已呈現出大幅增長之勢,尤其人口老齡化的迫近和醫療水平的提升,將更使其碳消耗量面臨可以預見的陡增。目前高舉低碳大旗的醫院,卻往往是民營醫院多于公立醫院、專科醫院多于綜合醫院、小醫院多于大醫院。原因首先是低碳概念缺乏定義,其次是醫院本身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保證醫療質量是最重要的任務。此外,資金短缺也是小醫院進行減碳的主要動力。
黑龍江省衛生廳計財處處長孫錫昌表示,政府對醫療行業的減碳改造缺少明確的指標要求,也沒有針對性的解釋和引導。大家誤以為,如果發展低碳,就一定是以犧牲單位的生產力和減少產值為代價,由此才造成了醫療低碳曲高和寡的現狀。
其實,早在我國加入《京都議定書》之初,國家的節能減排工作即有安排。很多省市政府也根據自身的情況,在所屬轄區內開展了一些減碳的試點。然而醫院并未被列入主要減碳單位。
如今,中國已經在十幾個城市建立了碳交易所,并計劃于2015年之前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平臺。但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審核企業減排量方面的花費巨大,所以碳交易主要集中在“能耗集中、可供減排額巨大”的電廠和大型企業中,尚未有醫院參與。
2、上海或許會成為先行者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下稱“申康”)已從2007年開始在17家市級醫院中開展減排試點,并計劃于2011年在全市鋪開。有數據統計,上述17家醫院的能源消耗已從2006年的9.45噸標煤/床日降到2010年的8.2噸標煤/床日。隨著硬件工程的改造日臻飽和,低碳化管理也開始放上桌面,申康計劃在2011年投資2200萬元在4家市級醫院中建設能源智能化平臺。而相關的具體指標已經下達,申康要求下屬醫院要在2011年實現每萬元GDP碳排放量降低1%的目標。
3、行業標準將出臺
2011年5月28日,在無錫“創建綠色示范醫院”院長高峰論壇上,中國醫院協會會長曹榮桂首度透露,目前由該協會起草的《綠色醫院評價體系》(下稱“《體系》”)中,《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已經完成了討論稿,《綠色醫療評價標準》以及《綠色醫院高效運行評價標準》則正在綠色醫院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下順利進行。
談到此《體系》相對于醫院三級評審及其它醫院管理評價標準的不同,負責編審工作的申康投資建設部主任吳錦華解釋稱,這是一種希望醫院主動申請的評價認證體系,通過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科學、客觀地評價,把“綠色醫院”樹成中國醫院自覺追求和自我要求的重要考量因素。
4、醫院低碳的發展前景
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CI)的首席執行官Paula Wilson女士表示,JCI認證中盡管未納入低碳的內容,著重強調患者的安全和質量的持續改進,但在安全和改進過程中,和綠色低碳總會有一個平衡。“從這一點來說,低碳是醫院未來一定要考慮的因素。”
中國的傳統文化向來提倡“中庸之道”,講求平衡。因此,醫療質量與醫療低碳,舒適滿意與醫療低碳,以及醫療先進性與醫療低碳,無一不需要醫院院長們認真權衡。然而不管怎樣,低碳,必將是二十一世紀初最被關注的話題。
5、英國低碳醫療啟示錄
與中國醫院低碳發展多由民間發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是自上而下地由主管部門垂直推動。其中,英國國家衛生服務部(NHS)作為牽頭組織方,對于行業低碳的研究、規劃和管理起步較早,效果也很顯著。
本世紀初,英國政府調查中發現,公立機構中,醫院的碳排放量最大,占到所有的政府資助企事業部門碳排放量的1/4。于是NHS詳細地總結了從1990年到2007年的資料,發現近20年間整個醫療行業碳排放量足足增加了40%。為此,NHS聯合有關部門,就英格蘭NHS所屬醫院碳排放量進行了詳細的逐條調查,并規劃出NHS的醫院低碳目標和模式。
在2009年的報告中,NHS統計稱,該國醫療系統的碳排放量中,22%存在于建筑的耗能上面(水、電、熱、制冷等設施的碳排放),18%屬于運輸行進的碳排放量(例如工作人員、訪客以及患者的走動),而60%屬于采購環節的碳排放量。NHS隨即確立了自己的減碳目標,在2007年碳排放量2050萬噸的基礎上,到2015年實現10%的減碳排放,即約186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綜合考慮了醫療發展因素,以及減碳因素,2020年的碳排放目標為2300萬噸排放,這就相當于年排放比當前趨勢減少了400萬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標準就定得更加細致,比如用電的減排之中,所有的發電方法所占比例,都有相應的規定:2008年以燒煤供給的電力占總電力的33%,NHS的目標是在2020年降到12%。基于國家層面的整體目標和途徑,英國醫院自身也形成了一套減碳流程。即設計和計劃-建筑和結構-醫療管理-服務和產品,由此形成了從硬到軟,逐層延伸的整套系統。
二、醫療設備碳排放
以醫用低溫箱為例,對環境保護影響最大的是制冷劑,目前廣泛應用于醫用、民用各種制冷設備中的制冷劑為氫氟碳化物。氫氟碳化物制冷劑雖然不含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氯或溴,但卻是一種極強的溫室氣體,其對氣候變暖的作用遠比等量的二氧化碳強,有時甚至比后者高幾千倍。包括三洋在內的許多廠商都在致力于開發新的冷媒制劑,以取代目前的氫氟碳化物。
三洋在制冷技術上已成功采用二氧化碳作為媒質的制冷劑,這種新型制冷劑不但安全,而且實現了零污染。但是,由于醫用低溫箱對溫度帶的控制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在技術上還有待研究。但他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二氧化碳代替氫氟碳化物作為制冷劑將是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此外,新型的醫療設備也成為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輔助手段。與人的治療或者健康關聯最大的機械設備比如二氧化碳培養箱就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輔助生殖醫療和再生醫療兩個方向,其中再生醫療多應用于癌癥治療研究,這可能會對癌癥治療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又如,2011年6月1日飛揚化工在國內率先推出醫療設備專用低碳水性漆,徹底解決了醫療設備生產廠家因設備外部涂裝環保、性能不達標而出口受限的問題,為中國的醫療設備出口又添利器。飛揚醫療設備專用低碳水性漆主要用于由PU發泡膠、聚氨酯PP\PE\PVC、ABS等軟質、硬質塑膠特種底材做成的醫療設備外部涂裝的保護。其突出的特點是:1、低碳、無味、環保無毒、不含重金屬;2、超強的與底材附著和密閉性;3、噴涂施工快干、易打磨、省工序、易施工;4、漆膜抗回粘、耐高溫(150°標準測試)、耐化學腐蝕等性能突出。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