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北京24家社區醫院將試點24小時服務
6月18日訊 昨晚7點,本來早就應該下班的豐臺區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樓大廳里卻依然燈火通明,社區居民龐大媽坐在輪椅上被兒子、兒媳推進了診室。
龐大媽的右腳背有一條化膿的傷口,已經被診斷為腳部感染,昨晚是特意趕來輸液。兒媳婦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醫院附近的一個小區里面,過去社區醫院沒有延時門診時,老人看病很不方便,“經常是醫院上班我們也要上班,好不容易下了班可以陪老人來看病了,人家醫院卻又下班了。現在醫院門診‘拉晚兒’可真是方便我們了,這兒到晚上9點都能看上病。”
記者看到,雖然是夜間的延時門診,但是診室、藥房、化驗各窗口都照常開放,此時來看病不僅可以享受到正常的醫療服務,而且還能享受到白天難得的清凈和便利,不論看病還是交費都不用排隊等候,堪稱個人專屬的VIP服務。
盧溝橋社區居民每家都有一張社區醫生的名片,上面印著社區醫生的姓名和24小時咨詢電話。記者現場撥通了名片上涂崢嶸的手機號碼,向她咨詢家里小兒腹瀉該怎么辦,電話那端的涂醫生立即建議記者把孩子的大便樣本送到盧溝橋社區醫院腸道門診化驗,并隨時給孩子補充水分,最后,她還熱心地囑咐:“如果孩子發生緊急情況要趕緊送到大醫院治療。”
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海濤介紹,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堅持24小時全科急診,檢查科室值班到晚上9點的全天候服務已經有近十年時間,同時夜間配備專人專車出診。2009年該中心夜間急診共接待病人6495人次,接受護理治療4008人次。就診患者中60%—70%是上班族和學生。吳海濤說,實行24小時全天候社區衛生服務,一方面解決了絕大多數上班族的一些小的健康問題,使他們再也不用因為一些小病請假到大醫院排隊就診了。另一方面,一些社區急診急救病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專業的救護。社區醫院開展延時門診服務以來,平均每年能多接待6000多名患者。
市衛生局表示,為了進一步方便居民尤其是在職職工就醫,從7月1日起,城八區的2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試點開展24小時服務。同時,城八區14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周一到周五延長門診服務時間至晚8時。延長的門診時間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提供全科診療、藥房、化驗等項診療服務。同時試點區域內社區衛生服務團隊應保證“健康通”手機24小時通暢,及時解答居民的醫療衛生問題,提供健康指導與咨詢。城八區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24小時醫療應急處置服務。

相關閱讀
- 北京醫改:部分社區醫院“一對一”預約2013-11-18
- 第23屆全國醫療器械展覽交易會在南寧舉行200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