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開標!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啟動集采
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市場進入集采「暴風眼」。
01
報價設限+現場談判
新一輪神經介入、外周介入集采來了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關于神經介入類、外周介入類醫用耗材公立醫療機構聯盟接續采購的公告(三)》(附文末),公布神經介入類、外周介入類醫用耗材聯盟接續帶量采購文件。
(醫療機構采購需求量詳見文末)
此輪集采周期原則上為12個月。目前各聯盟醫療機構需求量填報工作已結束。
此次集采的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產品較多,部分產品仍為獨家供應。從報量來看,頭部外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依然較高,美敦力、波士頓科學、強生、雅培、庫克等企業的需求量較高,參與報量的本土企業也較多,其中反映出近年來國產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的發展。
根據最新通知,接續采購將于2025年1月17日上午8:00-9:00正式報價,上午9:10-10:00正式解密。
此次集采的最高有效申報價設定,參考了此前的集采數據,據觀察,整體高于此前集采平均價,也有部分產品最高有效申報價與此前集采均價持平。
神經介入采購目錄、最高有效申報價如下:
外周介入采購目錄及最高有效申報價如下:
擬中選規則方面,部分產品報價不高于最高有效申報價即可中選,部分產品由現場專家根據各分包企業提交產品報價,結合價格及產品性能進行現場談判,確定擬中選產品。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存在較大市場潛力,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點位較多。
以外周介入為例,QYResearch調研顯示,2023年全球外周血管介入產品市場規模大約為96.25億美元,中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為9.74%,預計未來六年中國市場復合增長率為11%,快于全球增速。
耗材價格高昂是行業滲透率提升的一項限制因素。同時,高端術式的普及和下沉尚需時間。近年來,國內醫療建設加速發展。據報道,卒中中心區縣覆蓋率已達50%。目前腦卒中防治“百萬減殘工程”正在市、縣級醫院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建設。以基層為重點,打造卒中專病分級診療體系,允許具備條件的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靜脈溶栓和取栓技術。
而在集采降價后,行業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
02
降價潮涌來,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市場生變
2023年,河南率先試水,將集采的大網甩進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領域。
這也是兩大領域首次大批量納入集采。彼時的價格談判持續3天,兩類耗材共計2323個品規平均降幅達53.6%,臨床常用的神經介入球囊擴張導管由原來的17000元降至5000元。
據官方披露,采購結果執行后,預計河南省兩類耗材采購金額將由每年24.6億元降至11.5億元,節約費用13.1億元以上。
時間來到2025年,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領域已經成為多個重磅聯盟集采的砍價對象。
就在今日(1月10日),河北牽頭的血管介入全國聯采開標,集采覆蓋外周血管介入導引通路類、顱內球囊擴張導管類、外周血管球囊擴張導管類、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類等4類耗材,目前正在等待官方公布擬中選結果。
第五批國采已于去年12月開標,外周血管介入耗材集采結果預計于今年5月落地執行。
此外,甘肅省首次牽頭組建24省聯盟,開展外周血管介入類微導管(含套裝)、微導絲、明膠海綿、栓塞膠、栓塞微球等5類耗材集采。共44家企業參與申報,企業中選率達到100%,產品中選率98%,平均降幅62.21%。按首年約定采購量和聯盟省份平臺最低掛網價計算,聯盟省份可節約資金10.02億元。
地方層面,安徽去年12月開展了顱內支架、取栓支架、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類耗材集采,擬中選結果已公布。
從已開標項目來看,市場中外資企業的降價意愿明顯提升,部分頭部外資企業的降價力度甚至超過國產企業,這在以往的集采中并不多見。
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市場整體由進口品牌主導,國內企業仍處于跟跑階段,部分產品尚無成熟國產產品供應。集采對于市場發展而言是一個重要變量。外資企業帶頭降價后,市場價格整體走低,行業滲透率有望提升。同時,前者的市場領先地位還將維持。
目前國內神經介入和外周介入企業的研發計劃和商業化也在快速推進中,新品上市后,將對現有市場格局形成沖擊。對于國內企業而言,產品力的提升和產品線的完善仍是關鍵。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2025,醫院回款大提速
下一篇:加速降價!六大低值耗材集采來了
相關閱讀
- 需求量公布!這四類耗材啟動集采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