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耗材「全國聯采」文件發布
全國聯采來了,地方已有動作。
01
耗材全國聯采啟動
首個征求意見稿出爐
就在兩天前,國家醫保局最新醫藥集采文件《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加強區域協同做好2024年醫藥集中采購提質擴面的通知》中正式敲定了七大耗材全國聯采,福建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就是其中之一。
5月21日,福建省醫保局火速發布《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類醫用耗材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附文末),意見征求截止于5月28日。
根據國家醫保局上述文件要求:省級聯盟采購要進一步加強全國面上協同,條件具備的提升為全國性聯盟采購,牽頭省份應加強與國家醫保局溝通協調,并邀請所有省份參加,形成全國聯盟集中采購(以下簡稱“全國聯采”)。國家醫保局將統籌指導全國聯采,協調專家提供技術支撐,提升規范化工作能力。
其中,福建牽頭開展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聯盟采購,也是首個發布集采征求意見稿的全國聯采。
根據《征求意見稿》,集采范圍包括單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連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
集采將設置單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不可吸收高分子夾、單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不可吸收鈦夾、單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可吸收夾、腔鏡連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開放連發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5個競價單元。
每個競價單元設有最高有效申報價(具體價格尚未列出),報價不得高于全國現行有效最低省級掛網價、地市級(含聯盟)及以上集中采購(含帶量采購)價格。
各競價單元中達到一定降幅的企業獲得擬中選資格,按照量價掛鉤的原則,梯度確定獲得基礎量及調出分配量。按照擬中選企業的加權報價從低到高進行排名,結合考慮醫療機構申報采購需求量等情況,確定能夠參與剩余采購需求量分配的降幅要求,降幅不低于該要求的企業申報注冊證/申報產品獲得參與余量分配的資格。
采購周期自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原則上為2年。
02
結扎夾市場迎來轉折點
結扎夾主要在外科手術中用于快速阻塞血管和其他管狀組織結構。按照材質的不同可分為鈦結扎夾、高分子結扎夾和可吸收結扎夾。
其中,鈦結扎夾價位較低,但對CT、MRI或X射線等放射性影像診斷有干擾,且術后易松動脫落,市場份額整體呈下滑趨勢。高分子結扎夾可透視,組織相容性和牢固性較好,價位中等,市場份額最大。可吸收結扎夾由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可在人體內降解吸收,價位最高。
據灼識咨詢報告,預計到2024年中國結扎夾市場規模將達到40.86億元,其中高分子結扎夾市場規模28.33億元,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25.2%,可吸收結扎夾市場規模12.53億元,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29.2%。國產替代趨勢較為明顯。
(圖源:康基醫療招股書)
近年來,結扎夾市場內部也在經歷技術革新。除單發結扎夾外,連發結扎夾的應用也不斷推進,對現有市場形成差異化補充。
對于快速增長的結扎夾市場,帶量采購此前就已介入。
截至目前,結扎夾市場經歷數次集采,但集采尚未實現整體覆蓋。早期集采以不可吸收結扎夾為主,去年以來,可吸收結扎夾也進入了降價序列,降幅相對和緩。
(圖源:華招器械網)
而在全國性聯盟集采的大幕拉開后,結扎夾市場將迎來新一輪變革。
03
七大全國聯采來襲
耗材集采再提速
今年,耗材集采將開啟新模式。
根據國家醫保局前述文件,國家醫保局將重點指導如下全國聯采工作:江西牽頭開展生化類體外診斷試劑聯盟采購;安徽牽頭開展腫瘤標志物等體外診斷試劑聯盟采購;廣東牽頭開展超聲刀頭聯盟采購;浙江牽頭開展乳房旋切針聯盟采購;福建牽頭開展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聯盟采購;河南牽頭開展冠脈切割球囊等聯盟采購;河北牽頭開展血管介入等耗材聯盟采購。
此外,各省份要抓緊“補缺”,對止血材料、補片、體外診斷試劑等已有多個省份開展的品種,通過帶量價格聯動等方式納入集采范圍。到2024年底,各省份至少完成1批醫用耗材集采。
據觀察,在納入七大全國聯采的聯盟采購中,部分聯盟采購此前已經開標,正在推進落地執行中。
其中,安徽牽頭的體外診斷試劑聯盟采購企業報價平均降幅為53.9%,預計年節省采購金額近60億元。其中,傳染病八項(化學發光法)最高降幅65.2%,最低降幅50.01%,平均降幅54.14%。江西牽頭的腎功和心肌酶生化類檢測試劑省際聯盟集采平均降幅約77%,年節約采購資金近40億元。
未來,各大全國聯采具體將以何種形式推進還有待觀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集采將進一步走向高效。
據醫療器械資深行業人士分析,數年來,國內高值耗材市場中,尚未經歷大規模集采降價的品類越來越少,目前大品種里外周市場集采程度尚淺,另外還有一些小品種,后續可能也會陸續進行集采。低值耗材競爭一向激烈,已經是紅海市場,重點品類也基本進行了集采。
在這場擠壓耗材價格水分的大潮中,醫療器械行業也在經歷重塑。
附:
【來源:賽柏藍器械 】
